近日,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再添两枚温暖印记:“90后”姑娘小胡跨越山海完成生命馈赠,志愿者小冯紧随其后接力奉献。两位青春靓丽的女性,以滚烫热血为陌生血液病患者点亮重生之光,用坚定行动践行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在塞上大地奏响向善向美的青春赞歌。
2025年金秋,善意在宁夏悄然绽放。眉眼澄澈、笑容清甜的小胡,内心藏着超乎年龄的果敢。2022年一场公益宣传,让她知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,怀着“万一能帮到别人”的朴素心愿,她毫不犹豫采集血样,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员。三年时光沉淀,匹配成功的消息传来,这份深埋的善意终于有了落地的契机。
从再动员时的毅然应允,到捐前检查的耐心配合,再到注射动员剂时的从容微笑,小胡从未有过半分迟疑。“为了顺利捐献,我特意吃胖了好几斤!”最爱美的年纪里,她俏皮分享着“增重小秘密”,眼底满是纯粹的善意。捐献当日,秋阳暖照,小胡静卧在采集室病床上,偶尔与身旁的母亲轻声交谈。母亲满眼心疼与骄傲,不时掖好被角、递上温水,无声陪伴化作最坚实的支撑。窗外层林尽染,窗内希望流转,历经四个半小时采集,一袋承载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郑重封装。临行前,小胡与母亲不约而同嘱托工作人员:“路上小心,拜托你们了!”简单话语里,是对生命的敬畏,更是最真挚的祝福。“我们或许此生不见,但远方有人因我重获心跳,这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。”小胡的话语朴实动人,她也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21400例、宁夏第162例捐献者。
暖意未消,爱心再续。外形靓丽的小冯,早已是坚持十年无偿献血的“热血常客”。20岁初次走进献血屋,看着自己的血液能助力他人,这份成就感让她坚定了公益之路。十余年间,她累计献血超4000毫升,规律运动、健康饮食的习惯,不仅让她成为朋友眼中“自律标杆”,更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筑牢了身体根基。更让人动容的是,小冯早已主动签署《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》,成为集无偿献血、造血干细胞捐献、遗体器官捐献于一身的“三献”志愿者,用极致的善意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。
2022年无偿献血时,听完工作人员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讲解,小冯当即填写登记表,加入捐献者资料库。三年时光流转,初心未曾动摇,匹配成功的消息传来,她毫不犹豫应允:“能救人一命,是我的幸运,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。”这位向来对体重管理严格的姑娘,主动制定“增重计划”,短短两个月成功达标,体检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。注射动员剂期间,药物反应袭来,她却乐观释然:“这点不适,比起患者的病痛不值一提。”捐献当日,小冯在母亲陪同下从容走进采集室,采集过程中,她一边配合医护人员,一边分享公益经历,顺利完成捐献。“看着这袋‘生命火种’,所有坚持都有了意义。”小冯坦言,未来将继续深耕公益,传递温暖。此次捐献,让她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21437例、宁夏第163例捐献者。
从“偶然善念”到“坚定践行”,从“热血奉献”到“生命馈赠”,小胡与小冯用青春力量诠释大爱无疆。她们在最爱美的年纪放下身材顾虑,在安逸时光里主动扛起责任,以平凡选择书写不平凡的生命答卷。
近年来,宁夏红十字会持续加大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力度,通过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学校等多元形式,普及捐献知识、消除公众误解,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。截至目前,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宁夏分库入库志愿者达3.96万人,累计完成163例捐献,为全国各地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希望。
枫红易逝,善念永存。两位年轻姑娘的爱心接力,既为患者带去跨越山海的生命曙光,也为社会注入向上向善的正能量,成为宁夏爱心人士践行红十字精神的生动缩影。期待更多人循着这份温暖加入志愿者队伍,让红十字精神在塞上大地薪火相传。

